2012年5月19日上午,澳门人威尼斯4399博士工作室第3期学术沙龙在老校区红楼举办。学院院长杨国才教授、潘锦云博士、彭长生博士、徐俊杰博士、代吉林博士、储平平副教授、张时玲副教授以及部分年轻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潘锦云博士以所获得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改造传统农业视角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引入机制研究”为主题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潘博士认为,中国传统农业若要实现改造升级必须充分借助现代服务业的力量,必须通过农村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力量的综合推动才能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但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农业的耦合发展、良性互动却是一个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针对潘博士的研究主题,杨国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教授认为,传统农业改造是“三农”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从历史发展和国外先进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其客观规律,要通过“以工促农”与“以工哺农”两条路径来解决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和服务问题。彭长生博士、代吉林博士从研究方法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可以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借助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对传统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从而为区域传统农业改造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作为潘博士教育部课题组成员之一,葛阳琴老师结合该课题做了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此外,围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差异及联系,大家进行了讨论,认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做好学术研究的必要手段,不存在孰重孰轻、谁好谁坏的问题,只要运用得好都可以做出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但其前提在于,一定要理解并熟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规范以及技术。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多阅读国内外顶尖级核心刊物上的文献,对其理论运用、文章结构、技术方法、遣词造句进行揣摩甚至模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理论支撑强、研究视角新、学术规范好”的研究论文。